特别羡慕王兴、张一鸣、程维这样的创业者
3727电商导航 2021/1/28 16:24:17 760次浏览
反正我现在小打小闹的创业都做过了,现在就特别羡慕王兴、张一鸣、程维这样的创业者,感觉人家这才叫不枉此生,为社会创造了现象级的“价值”。
甚至想想,我身边和我本差不多的朋友,也有好多上市或公司估值几十亿的人,经常在一起聚,就难免被影响,你想小富即安都觉得不好意思,李善友有篇文章叫做“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”,我反复看了十几遍,对他本来不怎么感冒的我,竟然看哭了。
是的,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,可我的“大事”在哪里?
最近这几年一直没找到,可能这也是我特别“懒散”的原因吧,因为纯赚钱我已经没啥兴趣。
一直到我等到了“十英尺”,其实十英尺已也已经“存在”三年了,当初也是我孵化的项目之一而已,三年砸了近2000万,终于摸索到门道,走上了正轨,而且一不小心还发现,这竟然就是我一直等的“大事”。
试想,如果你能解决全国人民吃早餐不方便、不好吃、不便宜的“痛点”时,将会给所有人带来多少价值?创造多少就业机会,以及带领多少合作伙伴发家致富(至少让很多夫妻老婆店可以养家糊口)?
这件“大事”陡然就变得很有意义。
当你做的这件大事很有意义的时候,所谓的创业就没那么苦了,创业路上的任何陷阱、困难、负面、挫折就像打游戏时遇到的“妖怪”一样,虽然难缠,但你知道,你不断总结经验,反思复盘,以及训练,总会“过关”的,甚至,还可能通关。
现在我干十英尺就有一场“创业游戏”的感觉,有点像做梦,觉得世界竟然给了这么好的恩赐,让你可以为社会做点什么,世界因你而有所改变,这是多么好的人生体验?!
感恩。
随着各个巨头的不断入场(14亿人的早餐),十英尺不得不也要抱大腿并加速奔跑,所以需要各种人才加盟,从CEO到店铺运营、商务拓展、招商、供应链、品牌、新媒体、设计、文案、客服等等全部要,意味着要把现有的团队规模再放大一倍甚至两倍、三倍。
当然,我从不认为”人多力量大”,相反,我们依然会精兵简政,但迫于发展的需要,我们不得不招人,我们招人的方式和传统企业不一样,我们不会因人设岗,也不会按照岗位职责招人,我们分解任务,按照任务来招可以领取任务并完成任务的人。
无论创业和人生,从来都是一路过关打怪的游戏,“修正果”的路上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,亦会遇到各种未知、不会的困难,难道遇到一个困难进入一个新领域就招一个某领域专业的人?
肯定不合适。
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可以根据困难不断进化,与企业一起成长蜕变的人,而不是有了一点经验或特长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人。
我也不知道未来有哪些困难,有哪些伙伴会加入我们,更不知道最后的彼岸在哪里?这是我的大实话,我虽然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,但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,让十英尺到底会走到哪里,我真的不知道,我只会活在当下,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好,遇到新困难新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就好了,不敢刻舟求剑,也没有资格抱怨为何突然早餐赛道就有了那么多的“新竞争对手”?!
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反向招过不少助理和CEO,但这次不一样,这次是一个长期行为,一次创业,一次冒险,不是过家家,不是一个月两个月,而是三年、五年甚至十年要做的一件事。
我没有危言耸听,很可能十英尺三年就已经IPO了,但我们不能有这样急功近利的创业心态,我们做好了八年抗战的准备,多久IPO或者做到几千家上万家那只是一个结果,我们要脚踏实地一个店一个店的去开,并运营好,我们最关心和在意的是日订单数,我们希望我们每年的日订单数都在几倍增长,这样才算互联网速度。
所以,我们招的一定是有创业心态,有梦想,有互联网思维,能干活的一群人,我们不欢迎太会说,不接地气,不愿意承担这人,不敢领任务并拿到结果的人。
我不能鼓吹十英尺多么好,但我们的梦想确实是做成国民型的早餐品牌,我们的野心是3年做到日订单数1000万单,如果你觉得这个“野心”你有兴趣,欢迎来撩哈,那些到处去学习上课的,还有爱做导师的,还有想投奔老张的,我们都不要,我们只要那些讷于言但敏于行能“打仗“的人。
相关文章推荐
-
- 特别羡慕王兴、张一鸣、程维这样的创业者
-
反正我现在小打小闹的创业都做过了,现在就特别羡慕王兴、张一鸣、程维这样的创业者,感觉人家这才叫不枉此生,为社会创造了现象级的“价值”。
-
2021/1/28 16:24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