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猫双十一不再一味提高GMV,而是商家用户增长为主
3727电商导航 2022/10/29 7:44:05 271次浏览
突然发现,中国电商发展的风向彻底变了!今年双11正悄悄发生着三大变化,我们不容忽视。
第一,双11不再以平台为主导。往年的双11基本都需要熬夜,今年没人再盯着零点,而是集体调整到了晚上8点,消费者感叹终于不用再熬夜。当然,不再熬夜只是改变的一个缩影,各大平台的发声也不再是喧嚣浮躁的口号,而是今年实打实的改变。例如阿里宣布全程支持价保、京东在天猫基础上启动双档次推动消费、唯品会抛弃复杂规则直接放价。消费者体验正成为各大平台的同一目标,这也是双11回归本质的信号。
第二,双11不再一味追求GMV。以前,各大平台都追求所谓的GMV,为了堆高双11的GMV,想方设法把时间拉长,越长越好。但今年也变了,特别是阿里竟然缩短了4天,这是非常罕见的。就在昨天,阿里也公开表示,双11不再看GMV,而是看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用户的增长。不仅是阿里,京东和唯品会也一样。前者还在加大物流投入,这次双11要在超200个城市实现分钟级的物流效率,这对京东是一场考验。而唯品会,一边持续所有自营只通过顺丰,坚持和顺丰搞上门换货,另一边在用户信任上持续加大投入,被曝竟然自建了鉴定中心,付出了巨大成本。曾经都追求的GMV,在今年双11被冷落了。
第三,双11逐渐变成国产的主场。以前此时,很多平台都把欧美奢侈品等进口放在前面,认为一方面能推高双11GMV,一边能满足很多人的虚荣心消费。但今年也完全变了,双11开始之后,首先传来捷报的并不是所谓的进口品牌,而是国产大牌们。例如天猫,珀莱雅、自然堂等国货美妆率先迎来倍数级增长。在唯品会因为品牌直接放价,波司登、安踏、特步等国货也率先迎来翻倍式的猛增。还有华为小米等国货手机,在京东唯品会都迎来不同程度的增长。很多零售行业的朋友感叹,今年双11,国货的声音尤为强烈。
不得不感叹,双11已经变了,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风向也彻底变了。过去,各大平台都追求GMV、规模、体量等冷冰冰的数字,从而各建壁垒、互相对标。今天,这样的情况完全变了,各大平台开始不再以自身平台为主导,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,互联互通、彼此开放。今年双11,中国的内需消费潜力不容忽视,中国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,更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变化!
相关文章推荐
-
- 天猫双十一价保新规则:全程买贵退差价
-
“双十一要不要一起剁手啊?”马上就要到双十一了,眼看双十一越来越不受追捧了,没想到淘宝放大招了。今年的天猫双十一对价保规则做了升级,支持“全程买贵退差价”,消费者买东西更加放心了。上几年双十一关于价保的规则是,付款后,15天内保价。今年的规则是付款后到11月11日活动结束后15天内全程保价,原来只有15天的保价期,现在延长到27天了,这个升级还是很给力的。
-
2022/10/19 16:25:27
-
- 阿里巴巴每年的天猫双十一历史交易额汇总
-
每年的双11都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,因为这一天是“购物狂欢节”,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阿里历年的双11战绩。2009年11月11日:是淘宝推出的第一个双11,那个时候还不叫双11,叫光棍节。当天交易额0.5亿元,共有27个品牌参与。
-
2021/4/25 23:13:27
-
- 天猫双十一鼓励商家自播,而不是请别人代播!
-
看到一个做淘宝的朋友千牛图,当天订单数42笔,成交金额7775元,总访客1420,代发货87,这么算下来,客单价就有185块,看起来还是蛮高的,果然做女装就是客单价高。
-
2021/10/24 8:15:44
-
- 天猫双十一不再一味提高GMV,而是商家用户增长为主
-
突然发现,中国电商发展的风向彻底变了!今年双11正悄悄发生着三大变化,我们不容忽视。第一,双11不再以平台为主导。往年的双11基本都需要熬夜,今年没人再盯着零点,而是集体调整到了晚上8点,消费者感叹终于不用再熬夜。当然,不再熬夜只是改变的一个缩影,各大平台的发声也不再是喧嚣浮躁的口号,而是今年实打实的改变。
-
2022/10/29 7:44:05
-
- 天猫双十一后网店如何引爆自然搜索流量?
-
平台每年的搜索变化都要变化个三五次,一些资深的商家运营也都习以为常了,如今的平台大多都是以付费推广为生,因为免费流量少还很难抢,那么我们商家该如何改变现状,让自然流量为主,付费推广为辅呢?还能让店铺流量提升呢?
-
2019/11/22 22:38:58
-
- 天猫和京东双十一案例分析对比
-
双十一有许多的平台都会做活动来吸引顾客,增加销量。但是不同的平台有自己不同的套路,各种款式花样新奇的,不同的平台都会进行竞争。那么到底它们有哪些可取之处,顾客要如何避免套路,店铺要如何提前排兵布阵,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实际了解一下吧.
-
2019/11/1 14:02:28